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某市监测点2016年全人群死因监测数据分析

时间:2022-04-05 10:22:43  浏览次数:

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死因监测数据,了解某市死因监测点居民死亡水平、主要死因、死因顺位,为相关部门制定合理的疾病预防控制措施和卫生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应用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信息系统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利用Excel 2007软件 和SPSS19.0 软件分析某市死因监测点全人群的死亡率、死因构成和死因顺位 。结果 某市死因监测点2016年居民粗死亡率为 624. 586.76/10万,男性粗死亡率(724.24/10万)高于女性(442.42/10万)(χ2 =486.05,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居民死因顺位前5 位为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及中毒,前5位死因之和占全死因比例78.95%;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死亡率和主要死亡原因不同,城乡死因顺位存在差異。结论 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心脏病等疾病为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危害某市监测点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今后疾病防控中,应根据性别、城乡和年龄差异,采取针对性的综合防控措施。

关键词:死因分析;死因顺位;死亡率

居民死因监测是通过持续、系统的收集人群死亡资料,并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死亡水平、死亡原因及变化趋势和规律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本文拟对某市监测点2016年全人群死因监测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以了解某市死因监测点居民死亡水平、主要死因、死因顺位,为相关部门制定合理的疾病预防控制措施和卫生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监测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信息系统,筛选死亡时间为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的死亡个案,对监测点死亡信息进描述、分析。

1.2 方法

死因分类采用《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 -10)》标准进行死因分类。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应用Excel 2007软件进行数据整理,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分析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 死亡概况:

某市死因监测点共监测人口 1844183人,其中男性944582 人,女性 899601 人,性别比为1.05:1。 根据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数据显示,监测点2016年共报告居民死亡 10821例,粗死亡率为586.76/10万,其中,男性死亡6841 例,粗死亡率为724.24/10万;女性死亡 3980例,粗死亡率为442.42/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486.05,p<0.001)。

2.2死因顺位:

2016年监测点前5位死因依次为: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及中毒,分别占总死亡的 21.84%、20.91%、15.10%、10.56%、10.54%,前5位死因之和占全死因比例78.95%。

2.3地区死亡分布:

城镇和农村前3位死因顺位均为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心脏病,意外伤害农村位于第4位,城市位于第5位,呼吸系统疾病农村位于第5位,城市位于第4位。

3.讨论

3.1某市死因监测点2016年居民粗死亡率为586.76/10万,高于贵州省监测点居民死亡率503.34/10万[1],亦高于贵州省遵义市监测点居民粗死亡率486.75/10万[2],可能与不同地区之间的饮食习惯、生活环境等客观因素存在差异有关。

3.2从性别上看,男性粗死亡率724.24/10万,女性粗死亡率442.42/10万,男性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死亡率,这与各地报道结果一致[1,3-4],主要死因排序的不同也揭示了各类危险因素对男女性作用的不同,这可能与男性面临更多的生活工作压力,心理负担重及存在不良生活习惯和不良嗜好(如过度吸烟饮酒,缺乏运动等)有关[5] 。

3.3不同年龄死亡率及主要死亡原因不同,0~岁组以围生期疾病和先天异常等为主,15~岁和45~岁组以恶性肿瘤、损伤及中毒等为主,65~岁以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为主。死因构成特征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威胁不同年龄段人群最主要的卫生问题,对于相关干预、防治的策略和措施都有指导意义,应根据不同年龄段所面临的危险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如0~岁组提示应加强婚前检查、产前检查,以防围生期疾病和先天异常的发生。而对于老年人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非传染疾病对老年人健康所造成的危害不可小觑,应加大对老年人群健康的关注[。

参考文献:

[1]李凌,刘丹,徐莉娜,郭生琼,刘涛,孙良先.2013年贵州省居民死因监测及去死因寿命分析[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14,27[3]:183-185.

[2]曹家艳,杨云亮,李林英,李泽琼.2011-2015年遵义市死因监测结果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6,43[20]:3794-3798.

[3]邱芳芳,李洁,李俏.瑞安市2014年居民死因监测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2016,28[6]:406-408.

[4]王晶.2015年北京市居民死因分析[J].首都公共卫生,2016,10[4]:148-150.

[5]李士正,楚蓝.2014年唐河县居民死因分析[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6,27[2]151-155.

[6]杨千三,刘乔虹,吴鹏,黄顺和,邹雪平,张军,曾海.2015年四川省阆中市居民主要死因特征分析[J].职业卫生与病伤,2017,32[1]:38-42.

[7]周犇,苏靖.2010-2014年常熟市居民死因及减寿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6,24[1]77-78.

推荐访问:监测 某市 死因 人群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