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杂交水稻籽粒比重与其他穗粒性状的相关性和遗传分析

时间:2022-04-01 11:00:25  浏览次数:

摘 要:为探明杂交水稻籽粒比重与其他穗粒性状的相关性及其遗传特征,对5个恢复系和6个不育系配组的30个杂交组合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各杂交组合亩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变异系数分别为38.5%、51.5%和24.3%,其中千粒重构成因素之一的籽粒比重可在籽粒体积不变的前提下可提高千粒重1.493 g。(2)杂交水稻单产与大多数穗粒性状呈正相关,但均不显著;而籽粒比重与穗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结实率显著负相关,表现显著消长关系。(3)不同杂交组合籽粒比重存在真实遗传差异,分别以千粒重和籽粒比重得出的杂交组配方案大体一致。研究认为,基于籽粒比重选择的杂交水稻育种方法具有巨大潜力和可行性,在育种实践中应注意与充实度和结实率的协同选择。

关键词:杂交水稻; 籽粒比重; 穗粒性状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60X(2014)05-0007-04

随着施肥水平的提高,穗数增加对增加水稻产量的作用越来越小[1]。要在大穗的基础上持续提高水稻产量,既要稳定单位面积上的穗数,又要依靠千粒重的显著提高[2]。然而,稻谷籽粒体积的增大往往引起籽粒外观品质及加工品质的下降[3]。王余龙等[4]研究表明,武育梗2号比重为1.01~1.02 g/cm3之间的谷粒千粒重为18.449 g,比重为1.15~1.16 g/cm3之间谷粒千粒重达24.879 g,大者的千粒重为小者的1.35倍。可见,提高水稻籽粒比重可以在保持籽粒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增加粒重。以往研究对不同作物籽粒比重变化的遗传与环境因素进行了初步研究[5-10],但受试验材料、生态环境、生育时期、栽培模式,甚至测量范围等因素的影响,结论往往不同甚至互相矛盾。而且在实际生产中,籽粒比重与体积等性状可能存在此长彼消的矛盾统一关系[11],阻碍了基于籽粒比重的选择育种策略发展。因此,进一步深入研究杂交水稻籽粒比重与相关穗粒性状的关系,为高产杂交水稻高产组合的选育提供参考依据。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材 料

不育系:95A、389A、五丰A、T98A、中3A、296A。恢复系:11HZ1、11HZ2、11HZ3、11HZ4、11HZ5。利用上述亲本进行5×6的NCII遗传交配设计,配组了30个杂交稻组合,获得杂交当代种子(F1)并种植,收获杂种F2。对照为天优华占和岳优9113。

1.2 方 法

所有杂交一代及其亲本均种植在湖南农业大学试验田。试验田肥力中等偏上,地力均匀。在整个水稻生育期,按一季晚稻栽培要求进行统一播种和田间管理。每小区3行,种植90株,每穴单本,株行距为20 cm×20 cm;小区随机排列。

成熟后取每小区中间30株,测定每株穗数、穗粒数、实粒数,计算结实率。晾晒至水分含量为13.5%时测定单株粒重、千粒重、籽粒容重和籽粒比重,并从中挑选1 000粒饱满籽粒测定饱满籽粒千粒重,计算充实度。其中,容重采用容重器测量,误差超过5 g时重新测量;籽粒比重采用DH1000比重器测定,误差超过3%时重新测定。单位面积产量由单株粒重折算而得。

文中所有统计分析均采用SPSS 19.0进行。

2 结果与分析

2.1 杂交水稻产量构成因素比较

30个杂交组合产量构成因素及其对照优势指数如表1所示。数据表明,籽粒比重、籽粒体积、单位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单位面积产量的变异范围分别为1.139~1.202、2.10~2.66 cm3/100粒、120 006.0~ 176 675.5穗/667m2、119.29~202.03粒/穗、23.87~30.61 g和7 232.50~9 450.00 kg/hm2;其变异系数分别为5.4%、23.6%、38.5%、51.5%、24.3%和26.8%。可见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效应大小顺序为:穗粒数>亩穗数>千粒重,其中千粒重的差异来源主要是籽粒体积。在籽粒体积稳定的情况下,通过调节籽粒比重,可大幅提高千粒重。如采用本研究中的数据,按平均每1 000粒籽粒体积23.7 cm3、籽粒比重变异范围1.139~1.202来计算,千粒重可增加1.493 g。

2.2 杂交水稻穗粒性状相关性分析

对杂交水稻穗粒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可见,不同性状间的相关性存在显著差异(表2)。其中单位面积产量与大多数穗粒性状呈正相关,但均不显著;籽粒比重与穗粒数呈显著正相关;亩穗数与穗粒数、千粒重、籽粒体积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结实率与籽粒比重、穗粒数均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充实度呈显著正相关;千粒重与籽粒体积呈极显著正相关。

由此可知,产量构成是多个因素矛盾统一的集合体,针对任何一个单一因素进行选育均不利于提升水稻产量。在表观上,选择籽粒比重大的杂交组合可同时获得穗粒数多的性状,选择结实率高的组合可同时获得较高的充实度,选择籽粒体积较大的组合可同时提高千粒重,反之亦然;亩穗数与穗粒数、千粒重、籽粒体积,结实率与籽粒比重、穗粒数之间均存在明显的消长关系。

然而,在理论上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的籽粒比重与千粒重在实际生产中却表现得并不显著。分析其机理可知,籽粒比重与体积之间存在消长关系(负相关),在一定的灌浆期内,受限于灌浆速率,较快的籽粒体积膨胀速度则会伴随着籽粒比重增长的减缓,相对于籽粒体积的较大变异范围,变异范围较小的籽粒比重出现了与结实率、充实度等性状的负相关现象。在进一步去除籽粒体积影响的条件下,分析籽粒比重与其他性状的偏相关关系可知(表3),籽粒比重与穗粒数、千粒重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结实率和充实度仍然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可以推断,杂交水稻籽粒比重的提高通过显著促进穗粒数和千粒重的提高而对单位面积产量起到正效应,而且因其遗传力高,对稳步提高单产具有较大潜力。

2.3 杂交水稻籽粒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对籽粒比重和千粒重配合力(表4、表5)进行方差分析发现,组合间差异显著,说明组合间存在真实的遗传差异。父本一般配合力间、母本一般配合力间和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间均方 都达到了1%的显著水平,说明存在极显著的遗传差异。

由于不同亲本及组合的籽粒比重配合力效应值存在极显著差异,因此,在组配方案中尽可能地考虑该性状的优化,将对水稻产量的提升贡献积极效应。比较各亲本群体和组合间的均值发现,组合389A/11HZ5的籽粒比重最高,是由于其两个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均最高,而且特殊配合力也是最高,属于理想的组配方案;组合T98A/11HZ1和中3A/11HZ4可作为备选组配方案。比较两个性状的组配方案可知,得到的组配方案大体一致,说明在杂交组合组配方案的确定过程中,籽粒比重可以作为参考指标之一。

3 讨 论

3.1 根据籽粒比重选择育种方法的可行性

刘建丰等[12]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其他农艺性状稳定的前提下,水稻千粒重每提高1 g可增加稻谷产量400.1 kg/hm2。本研究得出在籽粒体积稳定的情况下,通过提高籽粒比重可提高千粒重1.493 g;由此可推算,根据籽粒比重的选择育种策略,可在某一品种(系)的基础上提高产量597.3 kg/hm2(7.23%),潜力巨大。与根据籽粒容重进行品种选育相比较,在育种进程中的低世代单株水平下,利用籽粒比重需要的样品量显著较小,且进行测定更方便,实用性更强。

3.2 协调穗部性状与粒重性状的关系

近年来,市场对米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新品种选育必须兼顾产量和品质。徐建龙等[13]研究表明粒重的增加与籽粒体积的增大是同步进化的,而且籽粒体积对粒重的贡献最大,解释粒重总变异的77%,其次为籽粒容重,解释粒重总变异的23%。育种实践中也以优化粒形为重点。但产量构成因素间的消长关系[14]和市场对产量与品质的兼顾需求,导致育种策略必须对这些因素协同优化。一些对高产典型的分析结果认为,穗粒协调的中间型更易获得水稻的超高产[15]。本研究认为,籽粒比重的变异程度满足杂种优势利用的要求,而且与穗粒数、千粒重极显著正相关,可以在品种选育过程中加以充分利用,但要注意协调充实度和结实率的同步进化。

3.3 关于籼型杂交水稻籽粒比重的配合力

宗寿余等[16]研究提出,根据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大小,一般可将亲本分成4个类型:第I类一般配合力高、特殊配合力方差大,为最理想的亲本;第II类,一般配合力高,特殊配合力方差小,为较好的亲本;第III类,一般配合力低,特殊配合力方差大,这类亲本有一定的利用价值;第IV类,一般配合力低,特殊配合力方差小,这类亲本基本无利用价值。本研究得出了与其相同的结果。

参考文献:

[1] 刘建丰,袁隆平. 超高产杂交稻产量性状研究[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2 ,28(6):453-456.

[2] 肖经鸿,孟秋成,曹克勤 ,等. 杂交稻及其亲本千粒重与产量的关系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 2009 ,(3):7-9.

[3] Khush G S. Prospects of and approaches to increasing the genetic yield potential of rice. In: Evenson, R E,Herdt R W, Hossain M. Rice Research in Asia: Progress and Priorities [M]. Cambridge, UK: University Press,CAB International,IRRI,1996. 59-71.

[4] 王余龙,姚友礼 ,李昙云,等. 水稻籽粒有关性状与粒重关系的初步探讨[J]. 作物学报,1995, 21(5):573-578.

[5] Suchit Shrestha,Folkard Asch,Julie Dusserre,et al. Climate effects on yield components as affected by genotypic responses to variabl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in upland rice systems at different altitudes [J]. Field Crops Research,2012,134:216-228.

[6] 马晓红,武天龙. 大豆子粒比重与生态特点的研究[J]. 大豆科学,2003,22(1): 22-26.

[7] 徐富贤,熊 洪,张 林,等. 杂交中稻籽粒性状在不同生态区和施氮水平下的变异研究[J]. 杂交水稻,2011,26(2): 45-51.

[8] 林荔辉,吴为人. 水稻粒型和粒重的QTL定位分析[J]. 分子植物育种,2003,1(3):337-342

[9] 樊庆琦,杨克诚,乔善宝. 普通玉米3个籽粒性状的基因效应分析[J]. 玉米科学,2006,14(1):61-63.

[10] 吕川根,宗寿余,胡 凝,等. 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粒重因子的环境模型解析及生态特征分析[J]. 作物学报,2008,34(12):2202-2209.

[11] 徐富贤,熊 洪,朱永川,等. 杂交中稻源库比对籽粒充实的影响及其高产组合的源库特征[J]. 中国农业科学,2005,38(2):265-271.

[12] 刘建丰,陈光辉,何 强,等. 不同产量水平杂交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分析[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21(6): 707-710.

[13] 徐建龙,薛庆中,罗利军,等. 水稻粒重及其相关性状的遗传解析[J]. 中国水稻科学,2002,16(1): 6-10.

[14] 周立军,江 玲,翟虎渠,等. 水稻垩白的研究现状与改良策略[J]. 遗传,2009,31(6): 563-572.

[15] 袁平荣,孙传清,杨从党,等. 云南籼稻每公顷15吨高产的产量及其结构分析[J]. 作物学报,2000,26(2):756-762.

[16] 宗寿余,吕川根,邹江石. 籼型两系杂交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J].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6,27(2):5-10.

(责任编辑:仇晴川)

推荐访问:籽粒 性状 相关性 杂交 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