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心理和谐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时间:2022-03-26 10:10:08  浏览次数:

摘 要:心理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保证,是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首先对心理和谐的概念和研究工具加以梳理,然后从社会层面、心理指标层面、个体拥有的人口学变量层面分析了影响心理和谐的相关因素,期望能够为政府决策和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心理和谐;幸福感;和谐社会

备注:本文章是2015年许昌市科技发展计划软科学研究项目成果之一:城中村居民心理和谐状况、影响因素及其心理干预研究 项目编号是1505012

心理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前提,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体现和保证,更是社会和谐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中国在构建和谐社会时,要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1]。这一论断告诉我们和谐社会不仅是指社会生活秩序或状态的和谐与安定,也包括社会成员心理的健康与和谐,同时也意味着和谐社会与心理和谐的构建相关度比较高。党的十八大在《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文明、和谐”[2]。可见,心理和谐在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无论从社会角度还是心理角度,心理和谐研究一直备受研究者的高度关注。

梳理近些年关于心理和谐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关于心理和谐概念的描述

目前,国内学者们着眼于多角度对心理和谐分别做出了自己的解释。有的从个体心理内部的构成因素方面来解释,如俞国良认为心理和谐是个体的认知,情绪情感,意志行为以及人格的协调与完整,同时能够与外界事物进行有效沟通,拥有较少的内外部冲突[3]。石国兴、高志文认为心理和谐是直接影响心理的各因素之间在大体意义上的相对稳定,协调统一的关系[4]。有研究者从心理和谐所包含的维度来解释,如刘正奎(2007)认为,心理和谐是一个多维的概念,是个体在处理自我,家庭问题,人际关系和社会问题过程中的主观体验和感受。谭文芳,欧立寿提出心理和谐主要是指人在对外界事物的主观反映的过程中,其主、客体的生理和心理及内部各要素之间,经常处于一种相对平衡和协调的发展态势。包括个体心理和谐,集体心理和谐、社会心理和谐三个层面[5]。还有观点从个体的反映方式上出发,如吴大保认为心理和谐是个体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一种独特的心理体验[6],田培炎认为人的心理和谐是指人的知,情,意等内心活动处于平衡自然协调统一的状态,并对外界事物抱有平静适中、热情友好的态度[7]。王登峰从个体对自身的评价标准出发,认为心理和谐是个体对自己的各方面表现与自己的期望之间的和谐。也就是说个体对自己各个方面表现的满意程度是不同的,但均可以保持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之内[8]。

鉴于心理和谐概念过多,过杂,过于抽象化,在查阅文献和参考前人的基础上,经归纳和分析,本研究对心理和谐有一个这样的理解,认为心理和谐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复杂的心理系统,同时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会随着个体的认知,情绪情感,行为方式发生一定的变化。自我和谐是心理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个体心理和谐最高水平,心理和谐包含个体对自身的主观认识和评价,还包含个体对其自身之外事物的应对方式和主观的情绪体验。

2 关于心理和谐相关测量工具的开发研究

目前,国内关于心理和谐比较成熟的测量工具主要有以下三个,其一是中科院研究所任孝鹏等人(2009)编制的心理和谐量表[9]。该量表包括自我状态、家庭氛围、人际关系和社会态度四个维度,共44道题,采用likert5计分,经检验该量表具有很好的信效度。其二是王登峰的自我和諧量表(SCCS),该量表包括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灵活性和自我刻板性,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目前被国内很多研究者当做测量自我和谐的工具[10]。其三是周林刚,周胡增编制了残障人心理和谐程度测试量表,该量表主要从个体内部,人事关系和人际关系三个角度来考察残疾人心理和諧程度。由于被试为特定群体,在使用方面存在某些限制性[11]。

3 关于心理和谐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关于心理和谐的影响因素主要集中在社会外部环境方面,个体内部因素和人口学维度三个方面。

社会的某些不良诱惑可能带来人们的认知出现偏差,导致心理失衡,使人们的消极情绪增多,社会适应不良。刘援朝(2006)认为是竞争压力,学业压力、就业压力、贫富差距、价值观错乱等问题可能引起人的心理不和谐。王忠福,张培春(2007)认为,社会环境激化了个体的心理不和谐[12]。王金云认为社会文化冲击是导致个体产生内心冲突的文化根源,社会各阶层地位的不平等是个体产生内心冲突的深层社会根源,人际关系的变化是个体产生内心冲突的直接原因,社会分配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是个体产生内心冲突的重要原因[13]。庞皓天等(2006)的研究得出文化震荡影响个体的心理和谐水平。学者周林刚,周胡增(2006)对身体不健全人的心理和谐程度的展开研究,得出其心理不和谐的深层原因是经济体制的改革,物质支持与精神支持失调,社会排斥的连带效应和社会文化的异样眼光。学者黄科(2007)以学校的教育为依据,从学校的教育模式,复杂的课程设置、社会人情主义关怀等层面来分析大学生心理不和谐的缘由。

从个体内部心理方面来说,石国兴,高志文(2007)认为影响心理和谐的因素,主要是由应激事件、个体的认知评价,应对方法以及情和欲的相互作用,意志品质和人格差异引起的。王忠福,张培春(2007)认为主要是个人素养问题,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扭曲,理性思维断层、心理学知识储备不足造成心灵缺憾。有研究表明,主观幸福感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综合性心理指标,是个人依据据自身认定的标准对其生活水平的作出的评价,而心理和谐作为个体的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生存状态,心理和谐水平越高,个体较对生活满意度就越高,就会拥有更多的积极情绪体验。学者葛中亚(2012)指出主观幸福感作为一个综合的心理指标,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个体的心理和谐程度。心理和谐与良性事件呈正相关,负性事件(如带来身心痛苦、情绪低谷、心理失衡的事件等)会带来负性心理反应,个体体会到的负性事件越多,主观不幸福感就越强烈,心理和谐度就越低[14]。

中科院心理和谐项目研究小组在对我国的民众心理和谐状况研究中,指出心理和谐作为一个独特的心理变量,可以用它来综合反映民众的心理感受,而自我和谐作为心理和谐的重要成分,也可以单独用于民众心理和谐的测量和监测[9]。石国兴,高志文提出减少对各种受挫事件不良的情感体验,用积极的态度来分析自我心理存在的各种问题,培养自身的积极心理和应对方式,能够提高个人的心理和谐水平[4]。比如关于应对方式与心理和谐的关系,有研究表明人们对压力事件的应对方式是影响心理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面临有压力的情境下,采用不同的应对方式可能会加重或缓解对心理造成的影响。积极应对方式可以有效缓解对心理和谐的负面影响,消极应对方式有可能会加重对心理和谐的负面影响。经常使用积极应对方式的个体在面对压力事件时,对于可控的事件往往会采取解决问题和向他人求助的方式来缓解其对心理和谐的负面影响。对于不可控的事件他们往往会通过改变认知,寻求自我安慰来保持自身的心理和谐。经常使用消极应对方式的个体往往会采取回避避、自责和幻想的方法,这种否认现实、自我否定的思维方式不能降低其对压力事件的影响,反而会降低个体对压力事件的控制感,深化对心理和谐的消极影响[15]。

关于心理和谐的影响因素,学术界还从各种人口学维度方面来开展研究。石国兴和林乃磊等(2008年)对石家庄市居民心理和谐状况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收入水平是影响个体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和谐水平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正在向小康生活迈进,人们的消费需求日益现代化,多样化和高端化,这都需要可观的经济收入作为支撑[16]。另外,收入较高也意味着个体在自由选择和发展的空间机会增多,这样获得主观的幸福感受也会较多,相应的心理和谐水平就高。有很多研究发现收入水平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高收入者有较好的正性情感体验,而低收入者则产生较多的负性情感体验。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收入越高,主观幸福感越强烈,其心理和谐程度越高。在性别与心理和谐的关系研究方面,存在不同的观点。有的研究者认为,居民的心理和谐状况受到性别影响,女性要高于男性。这是因为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其在工作和婚姻上的压力相对低于男性,加上女性的表达能力强,使其人际接受度高,所以说女性的心理和谐程度较高。也有研究发现人们的心理和谐状况受到性别的影响,但男性要高于女性。这是因为从女性的气质来看,女性很敏感,感情细腻,并且还承担着职业和家庭的双重角色,很容易产生心理压力,所以其心理和谐度低。在年龄与心理和谐的关系研究发现,居民的心理和谐水平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提高。年龄越高,其各种需要的满足度就越高,心態就比较平和,年龄越低,社会对其要求就越多,加上不同个体的追求层次不一,相应的承受的各种心理压力就越多,造成心理和谐度低下。在对职业因素的研究结果发现,居民的心理和谐状况跟自身所从事的职业或者说与其扮演的社会角色有关,无业者的心理和谐度低于有业者,这是因为没有工作后会承受来自多方面的经济压力和来自他人对其的评价以及旁人的异样眼光。关于教育程度的差异性与心理和谐的关系,调查结果表明,接受的教育程度不同的居民心理和谐状况有显著性差异,受教育程度越低,其心理和谐水平越差,原因在于当遇到压力事件时,文化水平不同,所采取的应对方式就会有差别。文化水平较低的个体对问题的认识比较浅显,又缺乏有效的语言沟通,极易产生产生紧张,心情低落,抑郁不安等不良情绪体验,甚至还会造成人际关系恶化,更严重会出现精神病性问题。关于婚姻状况因素的差异性与心理和谐的关系,杨睿,杨文娴(2010)的研究表明,未婚者心理和谐度高于优于已婚者,已婚者优于丧偶和离异者,这可能与居民所承担社会角色和感情挫败有关。总之,心理和谐的影响因素可能来自于性别差异,年龄差异和收入水平,也可能来自个体的受教育程度,职业和婚姻状况等。有一点需要提醒的是,从他们的研究来看,基于这些影响因素进行的分析,其结论存在不太一致的现象。因此,这可能是需要研究者进一步加以深入探讨的方面所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6-10-11

[2]十八大报告《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奮斗》http:///18cpcnc

[3]俞国良.浅释心理和谐[J].前线,2007,(3):59-60.

[4]石国兴,高志文.心理和谐结构探析[N].光明日报(第011版),2007:1-2

[5]谭文芳,欧立寿.努力构建军校大学生心理和谐教育机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6,29(2):1-7.

[6]吴大保.心理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J].求实,2007:87-88.

[7]田培炎.如何理解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学习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系谈.人民日报(第009版),2007:1.

[8]王登峰,黄希庭.自我和谐与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心理学解读[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3(1):1-7.

[9]中国科学院心理和谐研究项目组.我国民众心理和谐状况研究[J].科技与社会,2008,23(2):168-173.

[10]汪向东,王希林.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S].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11]周林刚,周胡增.社会和谐与心理和谐—对残障人心理和谐程度的测评[N].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3(6):59-62.

[12]王忠福,张培春.心理和谐与和谐社会的构建[N].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2):19-22.

[13]王金云.人的心理冲突与矛盾根源剖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9):208-210.

[14]葛中亚.社会构建中的心理和谐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2,(21):215-216.

[15]张彦彬.建设和谐社会必须注重社会心理和谐[J].三农论,2014:17-18.

[16]石国兴,林乃磊,祝伟娜等.石家庄市居民心理和谐状况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89-95.

作者简介

刘畅,女,副教授,从事心理学专业教学和心理咨询工作

推荐访问:因素 和谐 影响 心理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