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问题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系统研究

时间:2022-03-17 09:38:51  浏览次数:

摘要:本文以问题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首先界定问题青少年的人群范围,其次阐述他们的行为偏差成因,最后探讨如何利用社会支持系统来帮助问题青少年纠正行为偏差。

关键词:行为偏差 纠正方法 社会支持

本文以城市某社区如何处理问题青少年的行为偏差为例,指出该社区对“问题青少年”的处理在深层次的沟通和理解、具体的协助以及增进家庭、学校、邻居和居委会之间的互动方面存在的局限,而这也为问题青少年社会支持系统的建立提供了切入点。

一、问题青少年的界定范围

所谓“问题青少年”并不是要给其下一个定义,而是研究需要特定的对象和范围,因此必须做出明确的界定。本文所界定的“问题青少年”是指处在学校教育阶段的青少年,他们由于面临着许多冲击和适应上的问题,因而引发情绪障碍、性格异常或行为偏差。具体来说,问题青少年的心理和行为主要表现为诸如自我封闭、人际交往难以适应或逃学、偷盗、学业不良、自杀、暴力行为、性行为低龄化以及吸毒等许多问题(刘志红,2001)[1]。并且,这个群体还具有其他一些特点,例如:标新立异的生活方式,出人意表的行为举止,引人侧目的着装打扮,张扬出位的率直个性,游戏人生的享乐精神。他们中的很多人抽烟、喝酒、打架、泡吧,成为让家长和学校都很头痛的一个群体。

但是我们应该用正确的态度对待所谓的“问题青少年”,笔者界定这个群体的范围并不是要人为的给他们扣上一顶“问题”的帽子,反而是通过描述和界定范围使家长、学校和社会能够更好的了解和帮助他们。正如台湾前教育训委会一位委员所说的“问题青少年的偏差行为是社会生活形态改变的结果,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责任”(郑石岩,台湾)。因此,我们必须对青少年的偏差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和脉络有清晰地了解。

二、青少年的问题成因分析

我们不能简单地看待青少年的各种问题,他们出现的行为偏差是其自身特点和社会系统影响与共同作用的结果。正如法国心理学家K.勒温提出的拓扑心理学中的“心理环境”概念,它是指人脑中对人的一切活动发生影响的环境事实,也即对人的心理事件发生实际影响的环境。勒温认为,不管是人意识到的事件还是意识不到的事件,如果他们成为心理的实在,都可影响人的行为,并在形成人心理品质方面起特殊作用。换句话说,心理环境就是指对人的心理发挥着实际影响的社会生活环境。作为社会变革中最活跃、最富有生机的力量,置身于经济、思想、文化急剧变化的洪流中,青年学生的心理状态、思想观念,很大程度上是社会变革的折射[2]。青少年的问题行为或情绪障碍主要有一下四个原因:

首先,从青少年自身而言,处于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很好动,好奇心强,对很多事情都很想尝试。他们心智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加上精神上无所寄托,很容易迷失自我,对道德观、价值观等存在某些不正确的认知,而这些不正确的认知往往通过某种破坏行为来表现。

其次,从整个社会系统的影响方面来说,家庭、学校和社会都会对青少年产生影响。家庭教育是每一个孩子成长的第一课,这对他们今后的行为塑造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尤为重要。但是,现在的家庭教育却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说,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希望子女能出人头地、成龙成凤。然而往往忽视他们的真正需求,并不知道他们到底需要什么,很多青少年都与父母缺乏沟通。许多青少年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宁愿向朋友倾诉,也不愿意向父母敞开心扉,他们认为父母不会理解自己。更为重要的是,部分父母一旦发现孩子的行为与自己的期望和想法相左,就采取严厉地约束和管教方式,漠视和冷落青少年的看法和需求。父母事事限制与青少年的叛逆心理,致使他们很难承受,往往通过极端行为表达他们的不满。

另外,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对青少年也有非同一般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学校比较重视文化教育而经常容易忽视道德教育,没有使青少年认识到什么是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果青少年违反教学的规章制度,那么学校一般只是简单地采取行政手段和说教方式,禁止他们的各种行为,但是这样做往往是适得其反。

最后,商业利益驱动下的社会以及成人的一些诸如赌博、嫖娼等恶劣行为,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歪曲了他们的认识和价值观念。

由此,我们不仅应该意识到“问题青少年”这个群体的存在,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动员整个社会支持、关爱他们。

三、社会支持系统的反思和构建

通过对该社区的探访,笔者认为对“问题青少年”的处理和帮助不是某一层面的力量所能包办的,这需要对他们进行深层次的沟通和理解,是家庭、学校和社区共同协作的结果。家庭、学校和社区是影响青少年行为的三大因素,是塑造青少年人格的三大力量。因此,我们有必要建立家庭、学校和社区的互助网络,为“问题青少年”提供有效而及时的帮助和服务。

(一)家庭方面

家庭教育是青少年接受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它为将来的教育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在以后的阶段中,家庭教育还将伴随着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而长期存在,是其它教育的重要补充。家庭教育走入误区,很可能致使青少年误入歧途,甚至出现不该发生的悲剧。加强家庭教育,就必须促使家长和青少年之间增强沟通,增进了解,互相配合,更重要的是要纠正其中的误区。

经过调查,笔者认为现在的家庭教育存在着如下误区:

1、教育目标的失调。家庭教育目标是通过家庭教育使受教育者发生一定的变化而达到的质量规格。家庭教育目标应该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要考虑孩子的具体情况,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促成和激励青少年的成长。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包括诸如健康的身体、优良的品德、较高的文化知识以及社会交往能力。然而,出于对孩子的殷切希望,家长们往往只强调青少年获取科学知识,考上好大学,却忽视其他方面的成长,甚至压制他们除学习之外的业余爱好。在这种情况下,家庭教育目标多指向于学习成绩的量化要求,而对心理素质的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等目标比较忽视。

2、教育内容的偏颇。家庭教育是以促使青少年全面的、健康的发展为根本目的,在内容上包括德育、智育和体育三个方面。但家长往往比较重视孩子的智育,即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财力用于帮助、督促孩子的文化学习,而对其他方面的教育就相对不够重视。即便有些家长注视孩子的道德素养和理想,也往往只是注重他们是否尊敬长辈、礼貌待人等传统的伦理与职业期望,而不是观念、遵纪守法、文明习惯和动机的教育。

3、教育方式上存在问题。家长和孩子在互动过程中,一般倾向于家长。家长和子女的交往,通常家长占有权威和主导优势,而不是建立在民主的、平等的与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的基础上。部分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不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应有的权利,甚至采取简单粗暴的武力手段,致使关系紧张,缺乏相互信任。还有一些家长恰恰相反,与孩子缺乏感情交流,不关心孩子的成长,对孩子出现的问题和错误很少过问,对孩子过于溺爱。

家庭教育问题能否解決是纠正青少年偏差行为的关键,解決家庭教育问题实为当前学校和社会教育问题的根本。家庭教育是青少年支持系统关键的一环,对青少年的成长和今后的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二)学校教育

青少年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性上逐渐向成人转化,学校教育阶段是他们人生观建立的关键时期。与此同时,这个时期青少年的自我意识明显增强。学校的生活为他们提供了认识自我,了解他人,评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的机会,他们期望与他人交往并得到认可。学校教育是青少年成长的舞台,作为支持系统之一,笔者认为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改进学校教育:

1、积极追踪青少年,提供适切协助方案。许多学校在学生下课之后便与他们失去了联络,缺乏积极的态度了解学生的动向与问题,使得学生失去了管教与规范的机会,导致偏差行为的恶化。另外,部份学校对于问题青少年抱着「去之而后快」的态度,认为这批学生原本就是学校中的问题学生,除了不考虑如何协助他们解决问题之外,甚至拒绝学生就学。究其原因,这是因为学校缺乏一套适切的协助方案,使得学校不知如何对待、协助问题青少年。笔者认为,校方应正视学校与学生两方面的困境,设法提供必要的措施与支持,充实人力、设施,并积极督导教师,联系家长、社区管理机关,尽力帮助青少年纠正偏差性行为。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强教师的感召力。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与方式,对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影响深远,学校有必要致力于教师辅导的职能,严格规定教师必须与学生定期交流与沟通,促使教师能真正了解学生的想法,并以适当的方法协助学生健康地成长和发展,缩小学生与教师的心理距离。

3、设置专业辅导人员,提供心理教育与辅导课程。如果说家庭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第一监护的话,那么学校则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第二监护人[3]。学校不仅应该传授知识,还要对青少年进行价值观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帮助学生克服和消除紧张、拘谨、尴尬、恐惧以及害羞等心理状态。因此,学校应聘请专业辅导或咨询人员,为学生实施个别咨询、团体辅导或进行心理教育课程,促进学生人际沟通的能力,在良好的人际互动中获得自我肯定。

(三)社区资源方面

青少年作为社会人,置身于大的社会环境中,他们面临着复杂的人际关系,来自家庭的、学校的、社会的;亲属的、非亲属的;沾亲带故的或素昧平生的,这些都会出现在他们的周围,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社区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它是青少年社会生活的主要场所之一。社区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延续和补充。青少年走出校门,受到社会的影响并接受社会教育是一个必然的过程。社区管理者和居民应该利用社区中的各种资源和有利的宏观环境,积极帮助问题青少年纠正偏差性行为,营造能够促使他们健康成长的良好的社区环境。笔者访问的社区与社区里的学校共同成立了邻里互助小组和志愿者服务队,营造社区良好的精神文明氛围,共同帮助问题青少年纠正偏差性行为。而且社区还定期召开社区居民的代表会议,分别请教师、家长和青少年在会上谈经验和心得,大家一起分析问题并寻找解决途径。社区管理者建议上级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宣传力度,纠正人们的观念,正确对待青少年的偏差行为,使心理咨询得到认可和接受。同时加大投入力度,使各种帮教青少年的机构能够形成气候,形成攻势,得到人们的重视,充分发挥帮教的功能。◆

参考文献:

[1]刘志红.从青少年偏差行为的处理看学校社会工作的介入空间[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于伟.非公有制经济对青年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与对策[N].中国青少年研究,2005,1

[3] 夏学銮.青少年心理健康与问题面面观[N]. 中国青少年研究,2003,6

作者简介:陈和(1981—),男,浙江温州人,温州大学法政学院,香港理工大学硕士,从事应用社会学研究。

推荐访问:支持系统 青少年 社会 研究


[问题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系统研究]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