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网络环境下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2-03-15 09:44:59  浏览次数:

网络环境下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要取得实效,就必须有的放矢地对学生的网络生活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为了了解职校生的上网情况,2009年12月初,笔者在本校进行了一次学生上网情况调查。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部分学生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职业学校学生上网情况问卷调查的对象是08级电子及旅游管理专业的100名学生,之所以选择二年级学生是因为作为职校生他们具有典型性。为保证调查结果的均衡性,本次调查所选男女生的数量基本相当。问卷由10个选择题构成,主要询问上网时间、频率、方式、场所以及上网的内容,对网络的态度、认识等问题。问卷题目简单,学生容易作答。本次调查实际发放了100份问卷,由于是在课堂上进行,学生很配合,所以实际收回100份,有效问卷100份,这么高的回收率对调查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反映的情况也比较真实。

一、职业学校学生上网的特点

1.上网较为频繁,与网络接触较多,且每次上网的时间都较长

表示每周上网1-3次的学生占36%,4-5次的占8%,几乎每天都上的占10%,这就表明几乎有一半学生上网的频率是比较高的。另外,从上网的时间看,每次上网时间在1~2小时的占56%,2~4小时的占24%,4小时以上的占10%。此外,还有部分学生选择包夜的形式上网。承认经常包夜的占21%,有时的占19%,偶尔的占66%,从不的只占11%,可见,包夜上网还是普遍存在的。由此可见,职校生上网的时间基本偏长。

2.上网还处在一种失控状态

有64%的学生表示他们通常是在网吧上网,同时还有46%的学生表示他们还会选择手机上网。而选择在家或是学校上网的还不到20%,这就表明学生上网基本上是脱离老师、家长引导的,处于一种失控状态。

3.上网对学业的影响较大

在调查中,只有44%的学生表示从不因上网而逃课。有8%的学生表示经常因上网而逃课,其余48%的学生都表示有时或偶尔因上网逃课。如果不是学校有较严格的考勤制度约束,或许逃课上网的学生会更多。

4.上网一般以娱乐为主,利用网络资源的能力较差

有80%左右的学生同时或单选上网主要是玩游戏,看电影小说或是聊天中的一项或多项。而上网看新闻、查资料的还不到20%。只有32%的学生表示会利用网络资源做事情,56%的学生表示不太会,12%的学生表示完全不会利用网络资源。可见,对于学生来说,网络的主要功能还局限于娱乐。

5.对网络存在认识上的偏差

有42%的学生认为,人在网络上的行为是不受约束的。由此可见,存在认识误区的学生比例还比较高。

6.网络知识技能学习的自发性和对网络指导必要性的认识偏差

有48%的学生表示,上网的知识技能是自己摸索的,有44%的学生表示是同学朋友传授的,在校学习或是其他途径学习的只占8%。学生虽然只是自发摸索网络知识,却只有32%的学生表示上网需要老师的指导,而59%的学生表示不太需要老师指导,并有9%的学生表示不需要老师指导。

二、调查中所反映的职校生上网的有关问题

1.网吧上网危害学生身心

学生大多选择在网吧上网,且频率较高、时间较长,也有很多学生存在包夜现象,包夜就意味着学生夜不归宿,混迹于网吧之中。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经常性地出入网吧这样的场所,都潜藏着一定的危险。例如,曾经发生的校外打架斗殴事件,就是因在网吧上网发生纠纷引起的。而且学生整夜泡在网吧中,就有机会接触社会上的各色人等,而他们又缺乏相应的辨别能力,所以很容易走上歧途,或是受到不法行为的侵害。另外,学生如果经常性地长时间在校外网吧上网,他们在网络上的行为是处在失控状态的。网络上有大量的不良信息存在,他们是否浏览了色情、暴力的信息,老师和家长毫不知情的,也无法控制。虽然很少有学生承认自己看过这些不健康的内容,但笔者猜测由于存在顾虑,这个统计数据也是不完全可信的。

2.手机上网更加难以控制

现在的学生几乎人人都有手机,而且手机上网的费用不是很高,所以很多学生都开通了手机上网业务。当下全社会关注的手机网络涉黄的问题,也更加令人担忧。学生利用手机上网更加难以控制,他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掏出手机上网浏览信息、聊天,做他们想做的事情。这种现象即使在课堂上也时有发生,更别说课外时间了。职校生很多是未成年人,身心还未完全成熟,如果他们频繁接触这些不健康的内容的话,对他们身心健康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

3.对于网络学生还存在较多认识上的偏差

比如,有70%的学生表示网络和现实生活的区别就是网络是虚拟的,而现实生活是现实的。这种认识带来的结果就是很多学生认为网络是不受任何约束的,可以为所欲为,实现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做到的事情。近一半的学生认为人的行为在网络上是不受约束的,这也是一个危险信号。实际上,网络生活也要遵守道德规范,也要受法律的约束。在错误认识的引导下,人们往往会做出错误的行动,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很容易误导学生现在或将来会做出逾越道德和法律界限的事情来。

4.网络知识技能学习的自发性,缺少指导却又排斥老师的指导

学生网络知识技能学习的自发性必然带来盲目性,他们自发学习的只能是上网的操作技巧,而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处理能力非常欠缺,并且缺乏网络生活的道德观念、规则意识。网络娱乐功能的扩大化,使得他们忽视了网络作为巨大的资源库、便捷的信息传输工具的积极意义。学生如果仅把网络作为娱乐工具,就会失去了利用网络学习工作的能力。比如,笔者有时在课堂上布置一个问题,让学生课外上网查资料,很多学生甚至不知道怎么操作,或是查了也不知如何对信息加以筛选、识别、整理。即使如此,很多学生还是认为他们上网不太需要老师的指导,这种认识上的偏差使得学生对于网络问题的认识更加自我。由此,他们上网往往带有盲目性,甚至危险性,比如更容易沉迷网络,出现网络违法行为或是受到网络陷阱的伤害。

三、出现以上状况的原因分析

1.学校对学生角色转化的忽视

在调查访谈中,出乎意料的是大多数学生都表示他们喜欢上网,并不是因为网络上的东西吸引他们,而是觉得生活太无聊。在与学生的交流中,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原因:

(1)学生从初中生到职校生的角色转化还没到位。在初中由于面临升学,老师和家长对于他们的学习采取高压政策,监管严厉。而现在这些孩子中考失利进了职校,部分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就不抱什么希望了,对孩子的监管放松了,对其学习要求也下降了。

(2)职业学校的组织管理带有一定的自主性,一旦失去初中时的高压管束,很多学生就会找不着北。有的学生自我约束能力本来就较差,于是他们会很茫然,甚至放纵自己,无聊感也就产生了。

(3)职校对学生缺乏相应的学习指导。作为学校往往忽视了学生这一角色转化的过程,所以学生普遍缺乏明确的发展目标和价值追求。这样他们容易产生无聊感,或是在网上他们才觉得有意义。

2.职业学校学习特点的影响

职校的学习方式和初中有所不同,学习强度、学习任务的紧迫性远不如初三,并且很多职校生本来学习兴趣就不浓,学习习惯又不够好,所以当他们拥有大量的闲暇时间,又不会合理利用的时候,这些时间就只有交给网络了。

3.职校生的心理特点

造成学生对网络认识的偏差和排斥老师指导这一矛盾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的心理特点。职校生由于社会化较强,往往会自以为成熟、独立,所以就会排斥来自外界如师长的教导。对网络的无知使他们更坚信自己完全可以解决网络技术问题。另外,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对他们朋友圈的信赖感要远远强于师长,所以,当遇到问题时他们宁愿去请教朋友同学,也不会向老师寻求帮助。况且,很多老师、家长他们上网都持反对态度,他们当然不会“自投罗网”了。

四、对策反思

面对日益复杂的网络环境,如何做好德育工作,是当前职业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对以上调查结果的思考总结,我们应积极探讨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思路。

1.网络环境下职业学校德育新思路探讨

(1)严格职业学校的管理制度。学生长时间泡在网吧上网,就存在潜在的危险。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还是未成年人,在期待有关部门加强对网吧监管的同时,职业学校也必须加强对学生的监督管理,从制度上严格控制学生外出。当然,网络作为现代生活的重要内容,教育者也不能使学生与世隔绝,完全剥夺他们上网的权利。学校可为学生提供上网场所,为学生创造健康的网络环境,这样也便于监督学生的网络行为。

(2)严格对职校生的学业要求。职业学校只是在培养目标上和高中教育有所差异,但职校生也有学业任务。对于这些本来学业成绩就不是很好,又长期习惯于在老师的高压下学习的职校生,对其学习更应加强监管和引导。为保证向社会输送合格的社会主义劳动者,不仅要加强对学生职业兴趣的培养,还要加强对他们的专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确立明确的职业目标,使他们有方向感和自我价值实现的诉求。对他们应分阶段、分层次布置学习任务,定期不定期地进行严格检查,并及时向学生反馈检查结果,适时批评、鼓励、引导学生,使他们感到学习有压力、有目标、有成果。如此可消除学生空虚感、茫然感,使之获得充实感。

(3)采取多种形式不断丰富职校生的课余生活。这些刚从初中进入职校,还不知如何支配这些突然出现的闲暇时光的学生,有的自控能力还比较差,学校如果不采取措施努力营造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学生会因为无聊去上网。需要注意的是,学校组织的活动必须适合学生的兴趣水平,参与面广,尽可能地与其专业相关,并有助于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参与。学校可组织学生社团,鼓励学生课余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我校各专业都有一些社团组织,它们或是跟学生的兴趣特长相关,或是跟学生的专业相关,但这些社团要想进一步吸引学生参与还需老师从宏观上加以指导、监督,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比如,我校参与的县团委“花香义工”志愿者组织就可以大量吸纳学生加入,利用他们所学专业为社会服务。使他们在为人民服务中体会作为职校生的社会价值。而且学校可以多为学生创造社会实践的机会,鼓励学生勤工俭学,这不仅可以为学生的专业发展服务,也为之进入社会做好了思想上的准备。

(4)在学校网站中开辟学生自己的网络天地。思想的领地正确的思想不去占领,就会被错误的思想侵占。由我校计算机、德育课任课教师及学校从事学生工作的老师共同负责创建的“德育天地”栏目,以活泼的形式和紧贴学生学习、生活、就业实际的内容,逐渐获得了学生的喜爱,使学生在上网娱乐的同时,获得知识,受到了思想启迪。所以,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作为教育者,要充分利用它有利的一面,尽量减少它有害的一面。

2.职业学校德育课程的使命

(1)德育课程中渗透网络教育。在计算机课程中向学生传授网络知识技能,教会学生利用网络为学习、工作、生活服务的同时,职业学校德育课程也应渗透网络教育。在德育课教学过程中,应抓住机会选取适当的方式引导学生端正对网络的认识。例如,哲学课上,笔者让学生思考网络给人类带来了什么,使学生学会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在讲内外因问题时,让学生讨论我们应如何面对互联网上良莠不齐的信息;法律课上,针对学生认为网络行为不受约束的错误看法,使他们明白网上行为也要受法律的约束,在选择案例时,笔者十分注意增加一些网络违法犯罪及预防网络陷阱的案例,比如在网络上散布谣言,侮辱诽谤他人,网络欺诈或是盗窃虚拟财产是否是犯罪等案例,学生听后往往会引以为戒,深受触动;就业指导课上,教会学生利用互联网寻找招聘信息,投递求职材料,查询企业信息,以确保求职安全等等;经济与社会课上,教会学生利用互联网获取最新资讯,查阅资料解答疑难。

(2)德育课程中增设和互联网有关的教学内容。在德育课中根据需要增加网络道德、网络礼仪、网络安全等内容。事实上,老师家长很难监控孩子的网络行为,所以只有提高其自身的道德素质,努力做到慎独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网络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网络行为的自觉性,提高学生对网络信息的分辨能力,自觉抵制网络中的不良信息,在网络世界中依然能坚持正确的道德判断、坚守道德准则。网络礼仪包括聊天礼仪、电子邮件的礼仪、论坛礼仪等,通过这些指导不仅有利于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也有利于净化网络氛围。

总之,在互联网日益发达的今天,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将是职业学校应该永远关注、思考的问题。

【基金项目】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编号:2009—R—13595),课题名称:网络环境下的职校生德育工作研究

(作者单位:江苏省沭阳县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推荐访问:职业学校 德育工作 实践 思考 环境


[网络环境下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实践与思考]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