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浅析关中拴马桩石雕的艺术性

时间:2022-03-10 09:45:19  浏览次数:

【摘 要】 文章概述了陕西关中拴马桩石雕的概况,探讨了关中拴马桩石雕所彰显出的艺术性:一是有助于物态美的表现;二是在雕刻过程中始终坚持适形法则;三是在造型塑造方面,始终坚持大同小异的原则;四是在圆雕方面采用了三维造型。

【关键词】 关中;拴马桩石雕;艺术性

拴马桩石雕是一种民间的石刻艺术品,主要分布在陕西关中一代,同时也是我国北方民间艺术的代表,所以加强对其的分析,不仅有助于历史文化的传承,而且还能促进中华民间文化的发展。所以以下笔者以关中拴马桩石雕为例,就其艺术性进行了分析,以更好地促进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一、概述

一是从关中拴马桩石雕的分布情况来看,主要集中分布在陕西关中一代,而关中历来被行政区划分为西安、东府、西府三个区域,这三个区域中都有拴马桩石雕艺术的遗存,其中以东府的遗存为最多。当前,在民间的一些散落的拴马桩石雕已经被文化部门和古民居一起保存和保护起来,很多拴马桩石雕作品也被相关部门收藏起来了,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单位如:澄城博物馆、关中民俗博物院、西安美术学院等;二是就其结构来看,拴马桩石雕的柱体主要在2m左右,呈方形,宽厚相当,大约为20cm到30cm不等,有大型、中性和小型之分,其通高分别为300、260、230cm。柱体氛围四个部门,即桩头、桩颈、桩身、桩根。以桩根为根据,深埋地下,主要是石雕部位在桩头,而桩颈主要用于承托桩头,上圆下方,雕刻着很多栩栩如生的图案,而桩身则雕刻了少数的花纹,具体如下图所示;三是从拴马桩石雕的作用来看,主要有:拴系家畜。拴马桩是旧时富裕人家、乡绅大户、农家宅院门前用于拴系马、牛等家畜的柱子;炫耀着富有殷实。据史料考证,拴马桩起源于秦汉。是立于达官贵族们墓前的望柱,立于庙前或神道口的华表,彰显门楣;避邪镇宅,古人的潜意识中都认为石头具有超乎自然的神力,因此,名望人家都会在门前、村头等立石止煞。这也是拴马桩的顶柱多为狮子造型的直接原因;[1]满足精神诉求。人们在民居建筑大门两侧常栽立拴马桩石雕,除了其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的实用价值外,还在精神层面上承载着民居主人在特定的时空下对人生的美好诉求。

二、关中拴马桩石雕所彰显出的艺术性

上述我们已经对关中拴马桩石雕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所以为了更好地将其艺术魅力彰显出来,我们就应加强对其艺术的品位,其艺术性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一是有助于物态美的表现。在关中拴马桩石雕中其动物形象的造型最多,且其动物形象往往栩栩如生,主要雕刻的是较大身型的动物,例如狮子、猴子、大象、马牛、老鹰等,且狮子的使用频率最高,狮子与人物的造型比例不尽相同,有时人大狮子小,有的大小比例和实际大小一般,有的则狮子大人小,有的则狮子和人的大小相等。但是狮头端正的较少,主要是侧面和微侧的造型。例如关中的民俗艺术博物馆中,就有一关中拴马桩石雕,其特点就在于狮头几乎占到整个的一半,而且鬃毛直立,腿很短而弯曲,身体则在扭动,眼眉凸出,宽鼻海口,圆眼暴突,不仅活灵活现,而且煞是威风。而人骑狮又是最为精彩的造型,主要是狮子的前肢和人的臂腕间的镂空的孔眼用于穿系牛马。而正是这样使得其将物态美表现的活灵活现。当然拴马桩中也有很多人物形象的刻画和造型,其主要以神话故事中的人物为主,例如刘海、寿星和仙翁等,而胡人又是主要的人物形象,尤其是胡人的妇女形象十分引人入胜,极大的反映了宋朝到明朝时期我国西北的各民族在关中征战和迁移的文化印记。[2]

二是在雕刻过程中始终坚持适形法则。在雕刻过程中,紧密结合石方的走势而取势,所以极大的实现了因材施艺,尤其是借助四方体的对角线比边长的特点,所以主体雕像的正面主要设置在对角线位置,这样既能扩大其塑造空间,又能在视觉上带来开张的感觉,从而使得雕像变得饱满而又大气,其给我们带来的动态美感十分常见。例如采取人与狮的适形法则时,头部主要在方形菱角的垂直延长线之上,不仅主题形象动态,而且通过中心线往重心上前倾,呈现出先竖直角三角形,而这就有效的将其动势彰显了出来,其正面形象有着咄咄逼人的形象。而在人和狮的动态结构上,往往是狮头要比人头大,而人头又在雕像的最高点,所以往往十分夺目,而狮子由于其和人身连接显得相对较弱。再从其人物比例来看,头部大约是身长的1/3,所以头部往往是重心,通过将头部夸张后,强调了大头,那么腰肢比例就被削弱,而这就能营造出视觉上的兴奋点,能有效的强化形象精神特征,而这主要是由于古人的观念较为传统所导致。

三是在造型塑造方面,始终坚持大同小异的原则。这也正是其魅力的所在,其桩体的构成往往大致相同,而这主要是从众观所导致,而在桩顶雕饰上则存在小小的差别,这就给石雕艺人的创作留下了较大的空间,所以石桩往往是最具品位和精彩的部位,尤其是人狮多变的造型绝对没有雷同,而在个性形象上则充满了时代的生活气息,通过服装特征就能感受到当时那个性化的生活活力。所以在造型方面可谓堪称一绝,人与狮的结构连接处还设置了模糊控制,也是就是模糊性的处理,好比绘画中的留白。

四是在圆雕方面采用了三维造型。主要是在平面的基础上展开想象,依图施凿以线元素为造型观念,形成了圆雕正面刻画充分,背侧面相对平扁的视觉效果,顺应了中国人习惯从正面观赏的心理定势。[3]

三、结语

综上所述,关中拴马桩石雕具有较强的艺术性,不仅助于我们感受到其艺术魅力,而且还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还要将其继续传承和发扬,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参考文献】

[1] 王芳.论关中拴马桩石雕的艺术性[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11.304.

[2] 陈华.关中传统民居石雕拴马桩审美研究[D].西北大学,2014.

[3] 朱连城.中国民间石雕艺术的独特样式——拴马桩石雕艺术解读[J].南方文坛,2010.05.127-131.

【作者简介】

杨晓华(1977.8-)女,讲师,硕士研究生,任职于陕西艺术职业学院,研究方向:视觉传达.

田 军,任职于西安文理学院文化艺术教育中心.

推荐访问:关中 艺术性 石雕 浅析 拴马桩